诗人就要离开京城了。他登上建康西南长江边上的三山,回首远眺,展现在眼底的是早已熟稔的景色,此时显得这样美丽!夕阳照耀着翼然飞耸的屋檐,高高低低,历历在目。随着落日光辉的转移,那屋脊上的光和影都在和谐地缓缓流动。晚霞铺展着、变幻着,像五彩的锦锻。澄清的江水静静地流去,宛如一匹白练伸向天边。这“静”不仅仅是风平浪静,而且是因为晚照那样柔和;若是在强烈的阳光下,那水面上将是碎金万点,耀人心目,就不会给人以“静”的感觉了。“练”是白色的丝织品。“如练”不仅写出了江面反射下夕阳的色彩,而且写出了那种丝绸般的柔滑之感。多么细腻的感受!无怪乎李白对之激赏。“喧鸟”二句则是近景,写出了一片热闹的啁啾,写出了斑斓的色彩。而“覆”字、“满”字更流露出诗人衷心的赞叹,让人体会到他对京城的无限依恋。
李白还在《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提到谢朓诗:“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朓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朔风”句指的是谢朓《观朝雨》: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这也是工于发端的一个例子,一起首就给人以气势飞动之感。十六尺为常,百常观极言其观之高。九成即九层,亦言其高。“空濛”二句写雨势转为濛濛细雨之状,体物细致,但总不如“朔风”二句富有动态。唐人殷尧藩《喜雨》云:“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下句当从谢朓这两句中化出,但上句勉强,似与下句不称。至苏轼《有美堂暴雨》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虽袭用殷氏原句,却雄迈矫健,气势夺人。才之大小,真不可同日而语。而谢朓创始之功,尤不可没。
谢朓写景佳句甚多,不妨再举一些:“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蕴含着晚春的盎然生气。“玲珑结绮钱,深沉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直中书省》)自然是宫庭景象。“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赋贫民田》),“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还途临渚联句》),以农田景色入诗。“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和徐都曹生新亭渚》),“寒草分花映,戏鲔乘空移”(《将游湘水寻句溪》),体贴入微而炼字精当。凡此之类,都给唐人以有益的影响。王维的不少写景诗句便似受谢诗启发,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晚望》),“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纳凉》)之类。清人王士禛曾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论诗绝句》),确实不错;而且受益于谢朓的,不仅仅是李白一人,而是整整一代诗人。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