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原为汉代鼓吹铙歌曲之一。谢朓这里只是借其曲名以为诗题、命题作诗而已,并非为旧曲填新词。当时沈约、王融也同赋此题,各抒巧思,较短量长。王融所作云: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堂。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俳徊。
沈约所作云:
高台不望远,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可以看出,诸位作者在音韵之和谐、语言之明朗、篇幅之短小等方面,都颇为注意。王融诗几乎全首都是绘形写景。“井莲”、“窗桂”当指楼阁藻井、绮窗所饰图案,但也使人联想到池中莲花、窗外桂影,这种写法称为“映带”。“花飞”二句有形容台高的意思。末二句想象高台沐浴月光、影随月移的景象。全诗体物求工,但无情景相生之妙,且给人以构思过巧、痕迹过露之感。沈约一首写望远相思,亦有情味,但第一、三、四联都直言其愁,略少含蓄,结构也显得不够紧凑匀称。若与谢朓所作相比,王、沈都似逊一筹。
谢朓诗确实最能体现当时人的诗歌审美要求,标志着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宋人赵师秀《秋夜偶成》云“玄晖诗变有唐风”,即恰当地概括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