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诗中有“池塘生春草”之语,是人们传诵的名句。关于此名句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据钟嵘《诗品》记载,谢灵运每与其族弟谢惠连晤对,便能得到佳句。当他在永嘉(今浙江温州)时,曾苦思冥想,终日未能成诗,乃困倦而卧。朦胧间忽如见到了谢惠连,于是一下子便得到“池塘生春草”之句。故谢灵运说:“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谢惠连也是很有才气的人物,十岁便能作文;后人称谢灵运为大谢,称他为小谢。灵运比他年长许多,平时又很高傲,对谁也不推服,“唯重惠连,与为刎颈交”(《南史·谢灵运传》)。因此,谢灵运见到谢惠连,便神清气爽,灵感飞来,是完全可能的。于是留下了上述佳话。
这首“有神助”的诗,便是《登池上楼》。开首几句说: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潜虬”、“飞鸿”是比喻高尚不仕的隐逸之士。潜虬栖息于川流之中,沉入深渊,绝不露才扬己;飞鸿直上云天,也远离人间的俗氛。诗人惭愧自己未能隐居不出,有愧于潜虬飞鸿。既然出来做官,却又未能抓紧时机,进德修业,有所作为。躬耕退隐,又没有那份力量。他便处于此种两难的境地之中。诗人本在朝廷任职,出为永嘉郡守,乃是与当权者闹矛盾的结果。这几句诗看似自我贬抑,其实很有说反话、发牢骚的味道。
谢灵运以山水诗著名于世
诗人接着说: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诗人僻处于这天涯海角,生了一场不小的病。转侧衾枕之间,连春天已经来临也懵然不晓。待到病体初痊,便登楼眺望。此时心情之欢快,可想而知。“池塘生春草”的妙处,正在于自然率意、毫不费力地以平凡的景物,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情绪。诗人病前还是冬天,池中是一汪寒水;如今却见浅浅的水中生出了青青的春草,沐浴在温煦的阳光下,摇漾于轻柔的和风里。清新的景象怎不使他怦然心动。刚刚绽出新芽的柳条鹅黄嫩绿,枝头小鸟仿佛也换了一副歌喉,在那里鸣唱。(陶渊明不也说“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诗人对于大自然都有真挚的情感、敏锐的感受。)远处江海的涛声、岩峦的翠色也使诗人感到那样新鲜。他的身心与大地一同回春了。也许他初登楼时心情还比较平静;在感受了这春的律动之后,近乎狂喜的兴奋乃遍布全身。“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两句便传达了此种心情。《诗经·豳风·七月》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都写出了叫人心醉的骀荡春色。诗人的身心全融化于春光中时,自然而然地便吟咏起这些佳句来。值得注意的是那个“伤”字,那是被美好事物、美好诗篇深深感动时出现的一种“胸隐然痛,心怦然跃,背如冷水浇,眶有热泪滋”的心理反应,犹如李白《菩萨蛮》之“寒山一带伤心碧”和杜甫《滕王亭子》之“清江锦石伤心丽”。(钱钟书《管锥编》册三)诗人用了这个“伤”字,可知他此际的心情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