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洛神形象的嬗变(2/2)

    在《洛神赋》中,曹植叙述和描写了他在黄初三年自京师东归封地,在洛水之滨,仿佛见到洛神宓妃。洛神的丰姿神韵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投赠玉佩表达了爱慕之情。洛神为他的深情所感动,徘徊踌躇,犹豫不决,但终于还是因人神道殊而驾龙别去。临别之际她举袖掩泣,还赠明珰以表示情意,并留下了“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的诺言,也在诗人心间留下了说不尽的怊怅之情。

    这里,洛神的形象与原来神话中的本来面目相比,就更是大相径庭了。固然,她“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明眸善睐,靥辅承权”,仍然非常绰约多姿,但她的品性却已从骄傲无礼、淫游无度一变而成幽娴贞洁、多情守礼了。你看她“瓌姿艳逸,仪静体闲”,“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是多么的优雅娴静!你看她“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是多么的贞洁守礼!你看她“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又是多么的孤独凄清而一往情深!在曹植的生花之笔下,洛神又获得了新的生命,以一个崭新的动人形象被载入永垂不朽的艺术史册。在这个美好而凄凉的艺术形象中,诗人寄托了他对美好而缥缈的理想的憧憬和对坎坷命运的感慨,成为他复杂缠绵的精神面貌的一个象征。

    到李善《文选注》所引的那一种“感甄”之说一出,那个本是神话人物的洛神,不仅其灵魂已经被置换,连躯壳也已不复是原来的了。神话人物彻底变成一个披上历史人物外衣的悲剧性艺术形象,而其嬗变的过程也就到此终止了。以后,尽管有《萧旷》等小说和《洛水悲》等戏剧的增饰,使这一艺术形象不断充实丰满,但由于受到历史事实的限制,其基本形象已经“定格”,不太可能再产生新的变化了。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