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第31节 子时、子月、子年
子时是第一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就是中国古代宇宙运行的一个规则。所以古文上常用到一句成语:“二六时中”,两个六就代表一昼夜。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钟头,我们现在是下午五至六点,是酉时。夜里十一点零分开始到凌晨一点,叫做子时。
我们古代,一天的开始就是子时,我们常问人,你多少岁呀?属老鼠还是属狗啊?这一套,现在全世界流行了,连问外国人也是如此。我属狗啊,我属马啊,无形中全世界都在推广。为什么十二个时辰用动物来代表呢?又是一套科学的学问了,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子时是阳,在十二生肖是属老鼠的。
宋朝有个易学大家,叫做邵康节。你们现在喜欢算命的就知道,他那是很高明的,也是道家,也学佛。邵康节有一首诗讲子时,子时是阴阳分界的地方,他说子时“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所以你们学佛、学道打坐,修到一念不生阳气来了,就是“一阳初动,万物未生时。”一年之中的冬至,就属于子月,他的诗说: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