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泛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文化泛言》 第63章 东西精华协会宗旨简介
    我们要担起挽救狂澜的工作

    今天的世界,普遍陷在迷惘中,是非缺乏标准,善恶没有界限。它的远因近果,实由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反映,人们但知追求物欲而忽略了精神上的修养,于是变得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混混噩噩,茫然而无所措、无所从。人心如此,国际如此,整个世界人类何尝不如此,危机重重,人类再不回头,终将走入没顶的深渊。

    东西精华协会(east-west  essence  society)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实在说,这个协会的诞生,乃是基于现代的需要。中、美两国有心之士,发起这个组织的宗旨,正如本协会的名称所揭示的,要从东方文化中和西方文化中摘“精”取“华”,身体力行之,发扬光大之,挽救思想文化之狂澜于将倾,导引人类走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和平安乐的大同境界。

    也许有人以为本协会的陈义过高,可能流于口号,但以下所叙述的本会成立经过及今后的做法,可以说明我们深切了解“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道理,愿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和支持。

    东西精华协会发起的动机实是始于我国,而国际总会却最早成立于美国。发起这个组织的都是对东西文化有深切认识,而且普及于社会各阶层。公元一九六九年八月,总会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california)成立时,会员只有十几人,可是不旋踵间,便得到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应,赞成的人数增加得很快。目前世界各地都有成立分会之议,中华总(分)会可说开其先驱。总(分)会的宗旨不营利,不分国界、种族、宗教,不牵涉政治,与国际总会的宗旨相同,而其着力点则在于发扬东方文化——亦即中华文化——之所长,以济西方科学文明之不足,而为社会人类谋福祉。此点可说与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宗旨殊途同归,百虑一致。

    东西精华协会的做法将是实际的,譬如中华总会目前所致力的重点工作,便是辅导青少年问题的社会青年教育,及筹建可供养老的“安颐别业”,同时并将分别设立儒学中心confucian center、禅学中心ch‘an(zen)center、道学中心tao center、西洋哲学中心ard)研究神学及哲学,认为要从机械文明所造成,举世疯狂的病态中,解救人类,而提倡存在主义的(existentialism)。本想医世医人,岂料他自己也无法自医,未及中年,便死于忧郁之症。可是这种尚未成熟的存在主义,却因时代之刺激,普遍于欧陆,风行于美国。附会曲解,乃致于饮鸩止渴;如妄用治疗精神病的药品,来麻醉人心;或剽窃中国道教的糟粕,传会佛家小乘的顽空思想,形成类似印度上古时代的倮形、涂灰等外道来迷惑人心。使无知的青年,以蓬头垢面为适性,以残杀盗淫自由,而邪风鼓煽,不胫而走传遍全世界。这也足见今日宗教的式微,哲学的没落,和教育的破产。在这时代传染病的侵蚀下,最先遭受毒害的是欠缺抵抗力的青年。而青年的中毒,也等于扼杀了下一代的生机。因此今天我们要解救这一危机,应从青少年的德艺教育,作为励志的辅导,希望能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使迷惘的这一代不再迷惘,而能走上光明的坦途。

    创办国际文哲学院之目的

    文化学术,关系世界人类的命运,国家社会的兴衰,至深且巨。在历史上,无论东方或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演变,以及战争的原因,常被视为是政治、经济的动乱。其实,这个动乱的根本,还是在于文化学术。

    自十五世纪以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成了科学的发展,为西方社会带来了物质的文明。接着而有工业革命,使西方的文化、学术、思想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直到十九世纪,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由于震惊声光电化之奇,船坚炮利之威,而动摇了对固有文化的信念,于是急起直追,由盲目学习西方的科学,遂有全盘西化的趋势。

    正在东方国家犹忙于急起直追的当时,西方社会却因物质文明的发展,孵育成唯物思想的暗流,侵蚀了人心,腐化了社会。就拿代表现代西方文化的美国来说,如宗教信仰的贬值,人文哲学的衰落,教育思想的含本逐末,与国际领导的举措不定,在在都使得智者虑,仁者忧。至于青年人的不满现实,陷于旁徨和盲动,老年人的无家可归,流于绝望之境,这些都给予科学文明以严重的讽刺。这不仅是西方推崇物质文明的自食苦果,而且也波及了东方各国,使人类数千年来所祈求的世界和平与幸福,濒于幻灭。

    照理说,东方国家谈不上物质文明,应该不致于陷入这块泥沼。其实不然,一方面固然由于生存在现实的世界,弱肉强食,没有经济实力的国家,只有任人摆布;一方面也由于贪图物质上的享受,抛弃自家宝藏,迷途忘返,其可哀可虑,更有甚于西方国家。

    鉴于此,美国有许多先见之士,都认为今后世界局势,能补救西方文化在科学文明发展上的缺点,并作为西方宗教、哲学振衰起弊之良药的,只有东方文化的复兴。国际性的东西精华协会便应乎这一要求而成立。

    东方文化的结晶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近年来,西方人研究东方思想,常归于禅学;最近,追索东方的科学精神,又趋向于儒、道两家同源的《易经》。事实上,佛家明心见性的智慧,道家有全生保真的修养,与儒家立己立人,敦品励行,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如能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必能补救科学思想的不足,拯救物质文明的所失。因此东西精华协会,特别在中国的台湾设立总(分)会以外,同时筹建国际文哲学院,创办禅学中心ch’an(zen)center、道学中心tao center、儒学中心confucian center、西洋哲学中心western philosophies center,医学中心medical center。并与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各大学学术研究机构合作,接受各国学生来华留学,研究东方文化;培养师资人才,待有相当成绩,再派遣分赴世界各地,阐扬东方文化,为东西文化交流而努力;并将陆续举办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性的研究机构,以开风气之先,作为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总站。

    创设禅学进修班之愿望

    禅乃佛法之心要,佛教之精华,不仅是中国文化之精粹,亦为东方文化人生修养之中心。

    近年以来,禅风广被欧美,被誉为“东来之光明”。但因西方人士并未了解禅宗乃东方文化之精蕴,而至于徒托空言,毫无实义,或专拾牙慧,流于疏狂,甚至与嬉皮为伊,参杂今日西方文化之邪见。

    本会有鉴于此,特于国际文哲学院,筹建禅学中心,并先行试办禅学进修班,藉以造就禅学师资,俾能专心力学,真参实证,而探其玄阃。由此而敦正人心,改善人类社会之风规,达成自利利他之目的,尤所厚望焉。

    开办西洋哲学进修班的因由

    西方文化,向来以哲学philosophy思想为主流,其宗教信仰也以哲学为依据,而科学研究更以哲学为其起站。即使宇宙本体之探索,形而上本身之认识,知以来源之确定,人生价值之建立,无一不以哲学为其归趣。

    然西方人文文化,即以宗教为泉源,哲学为主流,故无论其为个人之人生,或社会之群治,皆循哲学思想为本位。尤其有关国家世运之兴衰成败,皆以哲学思想为主因。

    自文艺复兴运动而至于现代,战争与和平之枢机,无不以哲学思想为其关键。时至今日,西方哲学虽渐呈衰象,而欧洲各国学校,尤其如德、法等国,在中学时代,哲学已列为必修之课程,其重视有如此者。故欲知西方文化,必须对其宗教信仰及哲学思想作深入之研究,方可窥其堂奥而撷其精华。

    吾国自十九世纪末期而至今日,虽知哲学思潮之重要,高级学府亦有哲学科系之设立,而并未真知灼见而严加重视。至于目前,徒有其表而乏实义,在一般社会而言,有误认哲学为疯人之学之嫌。在一般学府而言,所有哲学内容,大多成为学院哲学形式。上焉者,停留在研究十八世纪之思潮;下焉者,徒事逻辑思辨之技巧而已。至于今日世界实在缺乏哲学之中心思想,而人文思想之进退失据,乃至唯心、唯物、非心非物,毕竟如何?皆不知所云,茫无准则,处处显见对哲学思想认识之贫乏。由此观之,冀求东西方思想之沟通,完成世界人类和平之福祉,戛戛乎难矣哉!

    本会有鉴于此,特创办西方哲学进修班,以期有助于东西方文化之交流,为世界人类和平幸福之思想,作进一步之努力。

    开办美术进修班的动机

    生活与美术,不可或分。风清月白,云蒸霞蔚,山川展其视野,江海舒其壮阔,此为大自然之美术。楼台栉比,村舍纵横,花鸟虫鱼,点缀风尘,建筑刻画,饰其庭宇,此为人间世之美术。衣裳尽裁剪之能事,视听极怡悦之安排,此为身心享受之美术。育而乐之,一饮一啄之间,授以文教而化之,无一不与美术攸关。西方文化,如古之希腊、罗马,近世之法、意等国,视美术为澡雪精神之阆苑,充沛生命之营卫,良有以也。今者,时易世变,美术之境界,亦随世运而异。云月如故,而意境之今昔各别。抽象与影像交罗,粗犷与文明并杂,是非未定,情智亦随之而杂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