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泛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文化泛言》 第46章 为周勋男叙《印普庵禅师咒及记传》
    神通不是道,得道者未必皆有神通。道为形而上而超然于心物内外,亦通入于内外心物之总体也。神通者,不离于遍心物内外之表;故道为根本,神而通之则为外用者。迷于外用而不知归元,则离道益日远矣。是故古之得道者,未必皆为神通,即或有之,设以神通示现而使世人惑乱于神通而为道者,过莫大焉。故佛之遗教,大小乘之戒范,绝不言以神通为教化者;即此之故,益恐善世之正教而惑乱于神通,有失其正法眼藏也。

    咒语不是道,但不失为万法中之一方便法门。梵文称咒语为陀罗尼,译为“总持”之意。总持者,即为归纳多义而为简易符咒之谓也。故佛之密教曰:“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佛语诚言,义至显矣,其奈世智者终不能通明其真诠乎?临济禅师有言:“一语中具三玄门,一玄门中具三要义。”可为旋陀罗尼之总论者矣!然世智者尤不能通而明也。

    经言:“八地菩萨,皆能自说陀罗尼。”然此亦为半提之教也。修证而登于第八不动地者,岂只能自说陀罗尼,即其语默动静之间,无一而非陀罗尼,何独喁喁于咒语云何哉!

    中土禅宗秉承佛之心法,以不立文字言语见传于世,尤不以标奇立异之神通末术为尚。然传习至于唐宋之间,适当衰乱之世,即有如普庵印肃、灵隐道济(济公)之俦者出。独以神通咒语见称于世者,岂非祖师衣钵之骈拇指乎?其然,其不然耶?盖叔季受乱之际,人多失其知正见,不示以道之末而难以见于善世之道者,故如佛图澄辈,初皆以神通示现以拨乱而返之于正也。以此观之,普庵、道济之功,实亦翼道之圣者,何足非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