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泛言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文化泛言》 第19章 《历史的经验》(一)前言
    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经验的记录,换言之:把历代人和事的经验记录下来,就成为历史。读历史有两个方向:

    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型态,另一种生活方式,从自我的主观习惯出发,而又自称是客观的观点去看历史,然后再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它、歌颂它、或讥刺它。这种研究,尽管说是客观的批判,其实,始终是有主观的成见,但不能说不是历史。

    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中国自宋代开始,极有名的一部历史巨着,便是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顾名思义,司马先生重辑编着这一部历史的方向,其重点是正面针对给皇帝们——领导人和领导班子们的政治教育必修的参考书。

    所谓“资治”的涵义,是比较谦虚客气的用词。资,是资助——帮助的意思。治,便是政治。合起来讲,就是拿古代历史盛衰成败的资料,帮助你走上贤良政治、清明政治的一部历史经验。因此,平常对朋友们谈笑,你最喜欢读《资治通鉴》意欲何为?你想做一个好皇帝,或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臣和名臣吗?当然,笑话归笑话,事实上,《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部历史的书。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