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做官为目的
中国知识分子走的路,两千年来,都是固定了的,咬定一个主子,吃人一碗赏下来的饭,不但没有第二路可走,而且除了这一条路外,想活下去都有点困难。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人生以做官为目的”的地下哲学,一切为主子服务矣。
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位,应推叔孙通先生,研究他一生的奇遇,可看出中国文化所缺少的灵性到底哪里去啦。他阁下原来是秦王朝的“待诏博士”,陈胜先生揭竿叛变后,消息传到咸阳,二世皇帝赢胡亥先生表示民主,特向大家征求意见,诸生三十余人说老实话曰:“人臣无将,将则反,罪死无赦,愿陛下发兵击之。”赢胡亥先生一听,勃然大怒,叔孙通先生瞧在眼里,一脸忠贞学出笼,急忙奏曰:“诸生解皆非,夫天下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视天下弗复用,且明主在上(柏杨先生按,这一巴掌拍得结实),法具于下,吏人奏职,四方幅辏,安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何足置齿牙哉。郡守尉令捕诛,何足忧。”
赢胡亥先生是一个短命鬼,当皇帝不到三年,就被子孙留中坚分子赵高先生一刀,戳穿尊肚。满朝文武似乎只有叔孙通先生摸了个准,盖昏庸骄愎的家伙,最大的特征是喜欢听顺耳的话。诸生们老老实实说真话,赢胡亥先生当然大怒(这种地头蛇头目,中国多的很,荦荦大者,又有二人焉,杨广先生和朱由检先生是也),叔孙通先生信口雌黄了一顿,就立刻浑身舒服。史书上说,赢先生马上就赏了他二十匹西服料、一件大衣,另外,升他为正式“博士”。
叔孙通先生回到家里,那些大败的人心里不服,找他理论,问曰:“陈胜明明是叛变,你为啥说了一大堆基本矛盾既区别又联系。参见“基本矛盾”。,不嫌诌媚得过火呀?”请看他阁下如何应对,答曰:“你们不知我也,我不把他弄得晕晕忽忽,而像你们一样,也说真话,咱们今天还能平平安安回家哉?”这是一个千古不灭的镜头,上下交相骗,而国砸矣。嗟夫,我们能责备叔孙通先生骗乎?地头蛇一头拿着皮鞭,一手拿着“帛二十匹”、“拜为博士”,威迫利诱,逼你非骗不可。换了柏杨先生,左一思,右一想,恐怕说出来的话,比叔孙通先生还要使他阁下过瘾。
但叔孙通先生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升官发财之后,并没有鬼迷心窍,沾沾自喜,看准了秦王朝马上就要打烊,乃卷起行李,逃之夭夭,投奔别的主子去啦。大概他的霉气未退,所投奔的对象,一个个也跟着打烊。先投奔薛,薛已降楚。再投奔楚,楚又灭亡。辗转了若干年,没有立脚之地,最后归汉,刘邦先生瞧他穿着儒生衣服,又宽又大,晃来晃去,简直从心眼里讨厌。叔孙通先生何等聪明,就立刻改装,短衣短裤。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