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不思进取,过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忘记自己主要的奋斗目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为人也十分慷慨,跟我关系也好。于是常常拉我出去玩,比如打游戏、吃吃喝喝之类,全都不用我掏钱。说实话我很感谢他,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慢慢的对艰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直到后来高三,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于是出去自己租了一间房住,独自学习,周末也不再跟任何人一块出去玩,终于把成绩提了上来。
到了大学以后,我见到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的艰辛激发了他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经过刻苦学习,以他们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周围家里有钱的同学太多,大家知道他家里比较穷,常常出去玩也不让他掏钱、买了电脑之后他想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是好心,但是慢慢的他就满足于这种生活,天天玩游戏上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忘记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如何的艰苦奋斗,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多次考试不及格。到了大二期末的时候,竟然累计九门成绩不及格,人送外号“九门提督”。
学校打算开除他,但后来班主任给他求情,最后给他一次机会,下学期必须把这九门全部补上,而且再有一门不及格就要开除。他的父母也到学校来了,母亲当着他还有老师的面就哭起来了,他又受了感动。这才如梦初醒,开始拼了命的学起来。最后这学期所有补考的科目都过关了,最后顺利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老子》曰:“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当然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含义,但是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讲,何尝不是在说,对物质上的东西享受多了,人的精神就会钝化,难以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也曾经说:“我不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会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在餐馆吃饭之后,只给了侍者十美分小费,而当时的惯例一般是给十五美分,那个侍者很不高兴的说:“我要是有你这么多钱,是决不会吝啬这五美分的。”洛克菲勒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我这么多钱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应该仅仅从“勤俭致富”的层面来理解。实际上,要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在生活上的节俭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钱,而是要使自己的热情能够投入的更重要的方面。不能想象一个成天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人,能够有多大的热情来从事伟大的事业。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薄无以明志”,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要安于现状,用生活的贫困来鼓励自己学习的激情,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则不要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更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应该立志靠个人奋斗来赢得成功和别人的尊敬。
当然节俭并不是绝对的,在学习上则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小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有的时候,甚至应该通过对学习的投资来给自己制造压力。高三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读过一篇刘墉的文章,五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其中有一个事例却一直记忆犹新:
刘墉说他在教授油画的时候,有的学生家里比较穷,买不起很好的绘画材料,就想用比较差的来代替,但他不允许这种情况。他要求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仍然必须买最好的画布、最好的油墨、用高级的面包来擦画。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艰辛,能够明白自己任何的马虎大意都会带来经济上的困难,因而能够始终对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