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12节:有一个人始终和他在一起(2/2)

    1、他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他都有着极为严谨而庞大的逻辑体系,要想把地质学学通,通过各种考试,论文答辩,逻辑思维显然不同凡响。

    2、他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考到博士,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题、写大量的论文,一个办事拖沓,生活没有规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3、他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排除多种干扰,办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并不多,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点优势,学习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识不会有任何困难。我当然不是说那个本科生就一定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我对他们都不了解,显然博士文凭给我的信息量更大,也更可靠。

    大家觉得这个老板的话有没有道理?实际上,这个事例已经作为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

    什么叫信息经济学呢?它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以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卡洛夫发表《柠檬市场》一文为其诞生的标志。阿卡洛夫也因为在信息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得通俗一点,它就是研究“信息”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因为有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等时髦的词语,“信息”这个东西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其实,所谓“信息”,就是指消息,“掌握信息”就是“知道了某个事情”,没有什么神圣的。

    在市场经济社会,信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有时候是决定性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们买西瓜和买手机的区别。买西瓜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切一小块下来尝一尝甜不甜,甜就买,不甜就不买。这个时候,甜不甜就是一种信息,决定了这笔交易能否达成。但我们购买手机的时候是不是拿来试一试,能响就买,不响就不买呢?显然不是,因为一般来说商店里卖的手机都是会响的。普通人对手机的原理、构造、设计思路完全不了解,无法象西瓜那样一口就尝出好坏来,只有在用了半年一年后才知道你买的手机到底质量如何。但是,店主显然不可能让你用上半年之后再决定买不买。这个时候,“手机质量好不好”就是信息,但与“西瓜甜不甜”相比,它是一种很难获得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不能通畅的传达给消费者,手机交易就难以顺利进行。它是怎样被传达的呢?

    大多数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几乎都会有一个重要标准--手机的品牌。品牌就是信息,消费者尽管对手机一无所知,但他知道某个品牌,比如诺基亚非常出名,他一想为什么它会这么出名呢,当然是因为质量好,大家都用,而且这种名气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这个牌子的产品越好。于是这个品牌就代表了一种信息“这个手机质量好”,消费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所以诺基亚品牌就值钱了,不论它是在瑞典本国原装进口的,还是在东南亚组装进口还是在深圳制造的,都能卖得好。同样,商店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各种饮料,价格都差不多,两三块左右,又不准你打开品尝。你怎么获得它好不好喝的“信息”呢,显然就是通过品牌,“可口可乐”这个牌子就代表了它应该制作工艺比较规范、卫生、味道也不错。于是,你就选购了。每年美国《商业周刊》都要评选“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去年可口可乐排名第一,价值70亿美元,诺基亚排名第六,价值30亿美元。品牌为什么会那么值钱,无它,就是因为它能向消费者传递“这是一件好商品”的信息。市场经济越发达,品牌的重要性越重要,因为竞争者太多了,消费者没有时间来慢慢比较上千种同类商品哪个更好,只能靠“品牌标准”一刀斩。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