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四)跨文化沟通
    这一年的暑假中,北大又派送了10名学生代表参加由韩国汉城大学组织的东亚四国“国际营”(international camp)活动,我和其他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的国立最高学府的大学生一起,在韩国参加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们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的消失、通讯手段的先进、大量信息的共享,以及主流强势文化的盛行而越来越小。恰恰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构成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在相遇时,能否互相尊重、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成为了跨文化合作成败的关键。诚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言,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全球化世纪中人类面对的最大的挑战。

    年轻人是下个世纪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也是全球化最具有创造力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最愿意和最容易去接受新的文化的人群。因此,大学生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们这次的“国际营”活动,就是韩国政府赞助,韩国最好的国立大学汉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出面组织的,宗旨是要加强东亚四国的青年人的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

    “

    a)自古强者出忧患

    韩国是一个忧患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很强的民族。越深入接触韩国民族和社会,我最初对韩国发展的不以为然就越减少一分。直至最后,我被韩国这个民族的许多精神所折服,以邻为镜,我在韩国这短短的一个月内,遇到了许多令我深受感动和启发的小事情。

    在我们“国际营”的第一堂课上,韩国的教授打开了一幅韩国国内习惯使用的世界地图,当然,每个国家都会把自己国家在地图中放到比较中央的位置,这幅韩国地图也不例外。

    教授问我们:你们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四个国家是哪四个?我们众口纷纭,但很快达成共识: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

    教授指着地图: “请看,在韩国的周围,就是这四个强国。”

    而后教授开始讲述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发展与国际政治风云变化。的确,对于韩国这样一个处在特殊地理位置的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屈服于每一个强大的邻居。因此,韩国人的忧患意识特别强烈,他们明白,只要自己稍微一落后,就可能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从这个背景出发,你可以明白许多韩国特有的现象。比方说韩国政府扶持了几家大型的财阀。他们几乎垄断了韩国经济命脉的60%~70%。这些财阀由于自身庞大臃肿和与政府密切的关系,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国外金融界和企业界广泛的批评。但在韩国,这些大企业依然能够得到民众很高的支持率,因为韩国人认为,这些政府扶持的大企业才真正是保护韩国经济的本土力量。这种方式尽管可能不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韩国的市场上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韩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了。

    根据韩国法律,韩国的所有成年男子都必须服两年零两个月的兵役。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牺牲。但是,我所接触过的韩国大学生,没有一个表示过想逃脱这个义务。他们更多地把服兵役当作一种军事教育,时刻准备着,当有一天大敌当前的时候,每个韩国的男人都懂得如何打仗。这与我接触的台湾年轻人对于服兵役的态度非恨即躲相比较,对比鲜明。

    “

    b)泡菜的真味

    初到韩国,觉得一切都与中国十分相似,但是最不相似也最不能习惯的就是韩国的饮食。

    记得刚到汉大的第一天,我们与韩国的学生一起去汉大的学生食堂吃饭。每人手中发了一张一样的饭票,进去食堂一看,居然如此之大的食堂仅供应一种饭菜,一碗米饭、一盘泡菜、一碗汤和另外一份分量也不多的主菜,仿佛是鸡蛋炒虾米之类的。韩国人在用餐时喜欢喝冰水,所以食堂中还放置了巨大的饮水机。

    这初到韩国的第一顿饭我根本没有吃饱,冰冷辛辣的泡菜和冰冷辛辣的泡菜汤实在不对我的胃口,分量不大的主菜也三口两口被我吃完。我们这些中国学生不仅在一起惊诧为什么韩国大学食堂的伙食如此之差——一份菜里连肉都没有几块,然后不禁开始怀念北大食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

    而后的日子里吃饭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心病,食堂里的菜除了主菜每天在变外,泡菜是永远不变的。食堂里是永远只供应一到两个菜的。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学生吃得叫苦连天,而韩国的学生却对食堂的饭菜毫无怨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