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二)舅舅的两封信(2/2)
    你想转专业的问题,我想先是把现在的专业学好,学扎实,然后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先多了解一些情况,等春节回川后再谈此事,到时我也将到北京问问朋友。你相信舅舅是比较开明的,同时,也是十分理解你的。但是,对于你对北大的一些认识,我觉得还太肤浅。不正确认识北大,将对你未来有极大的影响。你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昌平,仅仅是北大分校的大一教学,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出现一些问题非常自然。事实上,北大的历史和成就,远非中国其他任何一所院校所能比拟,特别就文科而言,你选择北大是绝对没有错的。清华当然也是中国最出色的学校,但1952年的院系调整过后,清华的文科元气大伤,可以这样说,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它也不可能赶上北大。更不用说,当年清华也有一个分校在四川绵阳,就是如今的西南工学院,其条件之差,还不能和昌平比,如果清华还背着这个包袱,很多到清华的学生也是会后悔的。

    你说清华人“行胜于言”,这本来就是工科大学的特点。但如果说北大人都好逞“口舌之辩”,那未免失之偏颇。春秋时的“百家争鸣”,就带来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大发展。如果没有北大“兼容并包”的学风和提倡科学民主的精神,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诞生,也就不可能借重于北大。由于中国的某些特色,北大作为新思想的暖床,一直是旧势力压制甚至是打击的对象。但是北大的学风和北大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远非其他任何一所大学所能比拟。今年北大百年校庆,你就可以有所了解了。你应当为有幸成为新一代北大人而骄傲,而且要有为北大增光添彩的志气,这样才不辜负亲人和师长们的期望,才不辜负历史赋予你们的责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受那些幼稚的想法影响时间越长,那么走的弯路可能就会越多。

    其二,关于上课有些失望,我想你们新生在昌平,一些名教授不能来上课,你们国政系又还是一个年轻的系,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加之中学生刚上大学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学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导减学增”的过程,如果你不下决心听好课,尽快去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从教师的讲授中去探求治学的方法,这是会给你的学习进步带来影响的。目前,你应当主动去寻求老师对你的注意,对你的指导。你会记得9月3日晚上我和你的谈话的,在此,我就不想多说了。

    我个人觉得,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做两个事情,一是要说明问题,二是要探索规律。人称现在的学问是“后经学时代”,也似乎有一点道理。“公羊春秋”讲“微言大义”,相当于探索规律;“左氏春秋”讲训诂考证,相当于说明问题。你说期中要写两篇小论文,我想第一要选好题。选题首先要有现实意义,今人可以有所借鉴。要选那些别人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才可能快出成果,我对我的学生讲,科研选题要树立几个意识,即宏观(整体)意识,时代意识,危机意识,素质意识,速度、效益意识。对中国近代史,我现在涉猎较少,但是,从当年读书时我就特别注意一些问题,觉得颇有意义。如“兴中会”的组织、性质和作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其成立于海外,当时有不少华侨参加,似乎有资料说还有外国人参加了。还有如戊戌变法之后,中国掀起了留学热,特别是留学日本,清政府令张之洞与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商定的《约束鼓励出洋学生章程》,这个事情可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重建问题,如马歇尔使华问题,有很多细节大家还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老师会给你帮助的。第一次写论文不宜选太大的题目,应当量力而行,但一有了打破坚冰的伟大尝试后,以后就会有真正的创作欲,成果就会不断地涌现,应当相信,一切成功都会在战胜自我中不断取得胜利。

    另外,你要的《可爱的四川》以及《阮元思想研究》,我马上就给你各寄几本去,你可以各送两本给昌平分校图书馆。再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希望你节日愉快!

    即祝秋祺!

    舅舅

    1998年10月3日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