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大学必修课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四)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
    不管我对北大如何幻想或者对未来的专业多么犹豫,也不管考了“状元”之后有多少无聊的过场,拿到通知书之后我还是兴高采烈地准备行囊了。其实我不知道会需要什么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包办的,包括厚厚的冬衣、袜子、皮鞋、剃须刀和小镜子——还有两罐辣椒酱(在到北京之后的第二个月,就被我和同寝室的云南同学吃光了)。

    最后我在已经塞得很满的背包里装了两本书,一本是罗尔纲写的《师门五年记》,这是一本回忆胡适先生的小书,只有几万字。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台湾,这本书就像教科书一样大量印行。它教给我的第一点就是要明白师道尊严,念书的人,不管将来念成什么样子,老师永远都是老师,你始终要尊重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你在老师面前注意礼数,绝对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这本书还讲了胡适那一派学人做学问的方法,比如说,应该如何扬长避短选择学术课题,什么样的文章可以写,什么样的文章不能写,考据的文章该怎么写等等。在整个大学四年里,我都反复体味这些内容——也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学术研究入门手册了。

    另外一本书是《英华大词典》,很老的版本,定价才9块钱,但是收词很多。我没有用过文曲星什么的,遇到生词就抱这个大词典,后来越用越快,和人家用电子词典的速度差不多了。

    就带着这两本书,我第一次离开温暖湿润的四川盆地。在进机场安检门的时候,我对送行的爸爸妈妈做了一个“v”字手势——我是有准备的,我要在北大找到我自己的路!

    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张锐vs任羽中:性格和习惯将决定你的命运。

    张: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真的很不一样,生活的方式还有对自己的认识都相差很多,不过对大学的想法是一样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发展完善自己的地方,有很多机会的地方,上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你到那里去寻找人生的使命。大学生活不是每天坐在草坪上唱歌。

    任: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你比我成功,尽管我现在也并不觉得国际政治专业怎么不好,但当时完全有可能再了解更多的信息,再慎重一些。我那会儿觉得只要能上北大,哪个专业都不错,但其实不同专业未来的发展完全不同。最近几年,甚至还有好多从北大、清华退学回家重新参加高考的例子,一方面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一方面也觉得是一种浪费。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