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四川资阳,当然这不算一个特别闭塞的地方,相对来说,文教事业还比较发达,比如我就读的中学就以学风严谨著名。这使得我特别能考试,一直以来都善于将平时的全部积累和灵感铺天盖地一样地表现在试卷上。高考我很成功,但这个成功能且只能给予我一个入门的许可。要在大学里边顺利发展,我所欠缺的东西还太多。
在18岁之前,我还从来没有过独立生活的经历,我没有洗过衣服,没有住过集体宿舍,甚至不知道熙熙攘攘的大食堂会是什么样子。我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事情,但在心理上又依赖父母。
1998年的时候,互联网距离我的生活似乎还很遥远,我学了一个学期的basic语言,但老实说我最后连打字都不怎么熟练。另外我的英文一般,尤其是口语不好,没办法完成交流。其实,几乎所有非中心城市的学生都可能有这些缺陷,我们比较缺少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来自现代都会生活的见识,而这些又是未来生活所必需的。
在高中三年我曾经是班长或者别的什么干部,但我从来没有兴趣组织任何活动,我不打算指挥任何同学做事情——同时也不愿意被别人指挥,我没工夫去参加学生会之类的团体。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自己并不具备政治家的素质。
在同学中我人缘不错,但很少发现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独立思考自行其是是生活的主要方式。其实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考试,而考试显然不需要谁出头来策划组织。
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a) 缺少独立生活的经历
这样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一个人假如觉得周围什么都不好,自然就离群索居了,跟别人打交道也不会自信,因此很可能在新的集体中被边缘化。
我们系曾经有一个男生,中学的时候谈恋爱,所以家里就管得非常凶,成绩虽然好,却在班里边老觉得抬不起头。上大学之后不久他中学的女朋友就要和他分手,本来他就显得孤僻、不合群,失恋之后更是认为大家都在和他作对,于是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只好退学。假如他比较独立、坚强而且开朗、大度,那么到了北大这么宽松的环境,肯定有办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