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比别人更努力,重当尖子生”(2/2)

    “你决定杀你父母的原因是这个吗?”

    “是。”

    “你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

    “想过。我知道这是违法的,法律会严惩不贷,一定会判坐十几年、二十几年牢。但是我当时想,如果我现在不坐,将来始终受父母制约;现在坐了牢,等以后出去我就一个人生活,就自由了。”

    曾带过齐刚初一、初二两年的班主任王生军老师对这个学生有着十分的喜爱。他说:“他是个优秀生,班上全科考试常拿第一,兴趣广泛,作文写得好,想问题比一般孩子深。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出事,太可惜了!”

    从教17年的春雨中学的校长朱祖良听我们说了与齐刚的见面,落泪了。他坦言:“这个娃自主意识强,敏感早熟,心事藏得很深,而却一直没有一个有能力帮助他的成年人与之沟通交流,学校、老师关心他的只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做人和内心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失误!”

    (引自新华网“新华视点”专栏2002年6月6日《哪根链条断了———走进一个尖子生的悲剧世界》)

    看完这则报道,刘亦婷的家长是不是要为自己感到庆幸呢?他们有一个听话、守规矩的女儿。如果他们也有一个齐刚这样个性强的孩子,我真的担心他们的教育方法所带来的后果。

    “我们还有一个秘密的目标,那就是鼓励婷儿当‘状元’”

    我们看到,当上尖子生的刘亦婷仍然无法满足家长的雄心壮志,他们又给刘亦婷制定了新的目标。

    初中毕业,婷儿轻松地通过了淘汰50%的严格考试,如愿考上了外语学校的高中部。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定在北大。按照“法乎其上”的原则,我们还有一个秘密的目标,那就是鼓励婷儿争取当“状元”。因为北大的热门专业在四川往往只招一两个学生,不考到全省前几名,根本就考不上。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 第297页)

    这个家长可真够贪婪的,尖子生不够,还要考北大;考北大也不够,还要当状元。刘亦婷的家长就像那个让王军霞当众大哭的“魔鬼教练”马俊仁一样,开始让他的女儿挑战极限,勇攀高峰了。

    不过,在教育领域,国家对于这种“挑战极限”的行为并不支持。对这种行为的危害,国家最高教育机构也明确表明了态度。

    2004年高考成绩尘埃落定,有关“高考状元”的消息开始频繁见诸报端。7月初,教育部针对一些媒体和网站对所谓“高考状元”进行炒作发表意见:希望各媒体和网站停止此类宣传,已在网站上公布的请立即删除。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阶段的录取报道工作中,要停止对“高考状元”和高分数获得者名单的炒作及类似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什么是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呢?我想,就是一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而刘亦婷家长所鼓吹的“状元”、“重点”、“尖子生”等论调,正是跟这种健康的舆论氛围相悖的。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