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不断施压,挑战极限
    曾在《南方都市报》上读到一则短消息,消息说,在深圳举行的一场“新榜学子”经验交流会上,在前来“取经”的上百名青少年中,竟然有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母亲的带领下也来取“高考经”。家长称这种做法是“从小熏陶”,目的是“将来也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我相信,这种取经的场合一定不会缺少刘亦婷的家长,不管刘亦婷是在小学三年级还是初中三年级。可以说,从刘亦婷出生开始,刘亦婷的家长就开始盘算她18年以后的高考大计了。为了高考这个目标,他们可谓殚精竭虑。也正是在家长这种未雨绸缪之下,刘亦婷很小便开始感受当尖子生、考重点、读名牌、当状元这样层层加码的压力。

    “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

    “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这是刘亦婷考上重点中学后老师说的一句话。学习这两个单纯的字眼,如今竟然可以用金钱来换算。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们会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吗?

    骄阳似火的8月,外语学校发榜了,我赶快带着婷儿去看榜。负责发录取通知书的老师睁大眼睛在花名册上找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刘亦婷,考取了。”刚才还紧张万分的婷儿猛地抱着我又是笑,又是跳,情不自禁地大声欢呼着:“妈妈!我考取了!我考取了!”那位老师也高兴得把婷儿的录取通知书甩得“唰唰!”直响,说:“晓得不?你这一小张纸,值两万五啊!”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