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扬拉着哭泣的童心走出阅览室,从楼窗里看到霍老师匆匆进了校门。
霍老师惊悉晶莹牺牲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将童心抱在怀里,泪水打湿了师生相连的心扉。
“是凤亮吗,感谢你为我的学生写了这么感人的文章。童心不会没人管,晶莹也不会临终难以瞑目的。”原来是霍老师富有慈母感觉的声音。
“哦,我还不知道晶莹是您的学生呢,否则我在文中会提到。媒体也会采访您的。”
霍老师轻叹一声,“这倒不必。我知道你这文章不只是为晶莹写的,是为所有经历过**和没有来得及感受**的人写的。”
“谢谢您。”凤亮很为霍老师的理解而感动,更有忘年之间知音难求而终得之幸,“采访您一个多月了吧,我经常被您启发和感动。您一直是我的老师。”
“嗳,你成才是靠自己,我可没帮你什么忙,也不敢邀功。”霍老师苦笑。
凤亮坚定地说:“您给我的是人格的力量,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无价之宝。我今生得感谢您,这绝不是客套。您知道吗,小学三年级我就结识您了,您那本书启迪我成长。灵魂的交流不需要见面,人格的力量自能传达。”
“明天在晶莹工作的医院为她开追悼会,你能来参加吗?”
凤亮有些激动,“一定去,谢谢。到时我就可以见到您了。”
鲜花丛中是晶莹微笑的照片,哀乐低回,泪别英雄。凤亮第一次见到了霍老师和晶莹的小学同学们,除了玲玉和毛毛,身在北京的都赶来了。因为霍老师是他们的家长,他们是难舍难分的一个家庭。
大家都戴着口罩,但是遮不住泪眼和哭声。童心爸爸在简短的发言中说:“我怀念我的妻子,追思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为有这样高尚的妻子而骄傲。她的一生是成功的,是问心无愧的。我的人生没有她成功,我会以她自勉。”
走出医院,凤亮劝勉诸位节哀顺便,我们只有击退**才能告慰英灵,该想想如何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霍老师给他们介绍说:“这位是我们的网校总监,同时兼任好几家媒体的观察员。”
菲扬听霍老师介绍完他的名字,对凤亮说:“哦,原来是你呀。经常在报纸和网上看到你的作品,我们也算同龄人了,你的才华和见识比我强多了。你受什么影响最大,家庭还是学校?”
凤亮微微摇了摇头,“我是山东的农家子弟,和霍老师还是乡亲呢。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什么好的教育,应该说家庭对我的影响更大,父母都是很有人格很善良的人,这是最重要的。家庭是人格形成的摇篮。至于才能,就要靠自我的开发了,成功要靠自主教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