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本质是接受挑战,一个学生进入了考场,就是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复合场,这个场既是知识记忆的验证场,又是应试者和出题者之间的心理博弈场,更是知识活化应用的靶场。我们就从这三个“场”的内涵上来思考如何逐步提高应试能力。
通常而言,考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验收性考试,主要是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而设置的,同时也是对将来面对选拔性考试做一些预演,如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二是选拔性考试,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淘汰性,将所有学生进行排列组合,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区别对待,如择校考试、升学考试以及竞赛等等。
从现实角度上看,无论如何,前者都是为后者服务的,前者的模拟风险为后者积累经验,也可以锻炼后者所需要的心理承受力,还可以通过前者的训练获得自我认同。只要经常地胜利通过验收性考试,自我经常得到成功的暗示,积聚这种成功心理力量,最后都将在后者身上得以体现。
关于如何进行考前复习、看书,以及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前面已经有详细的阐述,而考前的准备则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考前引导孩子将知识串起来。
通过从容地回顾、条理、系统化,使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回潮,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把书合上,先进行回忆,一面回忆,一面在一张纸上勾画一下轮廓和要点、结构等。有模糊的地方,也不急着打开书或者以前的试卷,直到竭尽全力,山穷水尽,最后才打开书。打开以后,对照一下,回忆中完全正确的部分,一带而过,那些似是而非或者完全忘记了的知识和题目解法,则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分析遗漏的原因,把它们攻克。最后形成立体知识框架。
二是引导孩子以本为本,重视课本中的每一句话。
其实对于考试来说,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都是最美好最令人兴奋的“好东西”,否则怎么很多人一考完试,再翻课本,经常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呢?
三是帮助孩子调节好体力、精力、心理,造成胸有成竹、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应试意识。
除此以外,少部分孩子可能会在重要考试的时候出现考试焦虑症,比如出现“对考试过分专注,考前睡不好觉”、“一进考场就发晕”、“心慌,甚至呼吸紧张”等症状。焦虑会影响孩子真实水平的发挥,也会阻塞应试能力的提高,这时,关键是要向孩子强调:“你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偶尔的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有问题。”另外,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脱敏法进行调理,一是让孩子学会主动放松全身肌肉,用肌肉放松训练来对抗恐惧或者焦虑,如活动肌肉和调节呼吸等;二让孩子学会冥想,就是闭上眼睛,气沉丹田,想像自己心灵深处有片绿洲,绿洲上有一条小河,小河的岸上长满了花草树木,倒影非常清晰,小河在绿树红花的簇拥下流向远方,想着想着,心情就会轻松起来。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考试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也就是说当孩子打开考卷以后,考试能力是如何形成的。根据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经验,专家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