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以拥有享受的物品,比如小狗、小猫、录音机、录音磁带、光盘、电脑、钢琴、小提琴、漂亮的衣服、笔记本、纪念品、文具盒等。
社会性强化物:属于精神层面的奖赏,比如:拥抱、抚摸、微笑、奖状、注视、亲子逗乐嬉戏、讲故事、口头夸奖(聪明、能干、好孩子)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行为养成后,有形的强化物要逐渐减少,社会性强化物应该逐渐增加。
2.对准要强化的适宜行为
当自己呈现好的行为时,不要急于给自己奖励即强化物,而要想清楚是什么样的好行为能让自己得到这一奖励。如果在情况不甚清楚的时候就随意给自己奖励,那么强化物就会失去它的强化意义。
正强化物必须紧随着好行为出现之后,间隔越长,效果越差。给予正强化物要适可而止,以免产生“饱餍”或者损害身心健康。多种正强化物最好配合使用,花样变换灵活。
3.把计划告诉父母,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父母是最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如果你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们,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实施计划。
首先,你可以把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和希望得到的强化物告诉父母。
比如要养成做作业不拖拉的习惯,可以规定自己在七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就可以玩15分钟的电脑游戏,如果一个星期都做到了,星期日就可以玩半个小时。如果连续一个月都做到了,可以去游乐场玩一次。
然后,请父母掌握强化物。
青少年的自制能力不够强,可以考虑请父母掌握强化物。同时,要求父母给自己呈现正强化物的时候,不是给了东西就完事,还要口头叙述是什么行为得到了他们的赏识。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请父母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少用评价式的赞美。因为评价式的赞美往往比较极端,比如当你画了一幅好看的画,父母如果评价说:“画得真好,以后肯定是一个小画家!”这样的赞美会让我们养成对高期望评价的依赖,不利于培养我们的自主性。此时,父母如果能具体描述我们在主题、构图、色彩、创新等方面的长处,这种客观的赞美能让我们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自己在哪一方面还要发扬光大,有利于获得正面且客观的自我认识。
对于我们来说,描述事实远胜于空洞的赞美。
比如上文中,丁先生强化的行为就很具体,即鼓励女儿“不耻多问”,连遍数都清清楚楚,女儿得到的指导就很明确。而丁红的妈妈说孩子“反应慢”是犯了家教的忌讳,既消极否定,又粗枝大叶,怎样为“慢”?缺乏建设性的意见。
<span id=p></span>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