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
女孩a,看见家境贫寒的女孩b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漂亮文具,便当众抽出自己心爱的花杆笔:“你没有,送你吧!”
可是,女孩b一让再让,怎么也不肯收下:“我有,我有,我只是看看。”
女孩a很纳闷:她明明没有,为什么要说有呢?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纳闷。你常常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可是他却拒绝你的帮助,你百思不解:我好心帮他,他为什么不领情?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一个初春的假日,妈妈在储物间整理家人的冬衣。9岁的安娜伏在不远的窗台上,兴致勃勃地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妈妈院子里又开了什么花。
妈妈无意中发现,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有一副手套,两副手套一模一样。
“安娜,是两副手套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妈妈不解地问。
“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那为什么要两双呢?”妈妈更加好奇了。
安娜抿了抿小嘴,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但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到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给我买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双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欣然地戴我的手套了。”安娜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就不会生冻疮了。”
妈妈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了自己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你们想想,安娜为什么要买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而且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呢?因为安娜知道,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和家境优越的孩子在一起时,她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尊重。女孩a当众送给女孩b礼物,会让女孩b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所以谢绝女孩a的好意。安娜想到了这一点,巧妙地让翠丝戴了自己的手套。
我们想要帮助别人,常常出自同情、怜悯,而忘记了“理解与尊重”。对弱者的心,你了解多少呢?
有一家店铺门口钉了一则广告,写着:“出售小狗”。
这则广告吸引了很多孩子,有个小男孩问店主:“小狗卖多少钱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