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从2000年11月8日下决心养成一天写一篇随感的习惯以来,到现在已近5年了。在这5年间,我几乎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会起床写作;我书房的灯,几乎每天清晨都是亮的;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初稿真地用1001个清晨,一篇不落地完成了。我能做到此,能说我没有毅力吗?那这毅力源于何处?不是源于别的,而是源于习惯。
为了使自己的演讲轻松活泼、更能为大家接受,从1998年12月6日开始,我决心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为此,我每天都会在我自制的“随身宝”上,用简单的几个字记下一个我所见、所闻或所悟到的小幽默。屈指数来这习惯已有近3000个日子了,我这方面自然大有长进。2005年1月22日我受南京《市民学堂》邀请,在南京大行宫会堂面对1400多位市民作了“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未来”的主题演讲。第二天,《南京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相关报道和我演讲时的特写镜头,并在第二版以大半个版面予以详尽报导。而就在第二版的最上端,编者以这样的文字作为导读:“激情、欢笑、互动、参与,演讲者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听众被深深吸引,演讲结束后还迟迟不肯离去……”我的演讲能有如此反响,能得到如此好评,与近3000个日子每天那一个个小幽默能没有关系吗?而如果这也是一种毅力,那这毅力源于何处?显然,它也源于习惯。
我上面提到的“随身宝”是我几乎每天都带在口袋里的一张折叠的复印纸。那是从1998年4月开始我自己设计的一张每月日程表。它一折叠就可随时放在口袋里,用起来十分方便。那上面记着我每月的安排,每星期的安排,每天的安排。每一天我都会尽量按重要程度的顺序,列上我起码要做的6件事,当然还一定会用寥寥数字,记下一个小幽默。那表格的背面,我记着一些随时看到的、听到的最精彩的话语,同时还记着我必须背诵的一些名言警句。而到了一月之末,我都会将原始的空白月历复印一份,供下个月使用。这“随身宝”在7、8年来几乎天天伴着我,给我的身心、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正因为此,从1998年4月到2005年8月累计88份“随身宝”,我都珍贵地保存下来了。能做到这些,你能说我没有毅力吗?而这毅力源于何处?不也缘于习惯吗?
至于有关我坚持锻炼的毅力,则可以追溯到25年前一个难忘的日子--1980年4月14日。因为就在那一天,我从校医院住院病房偷偷溜进了母校的二教会议室,在那里参加了清华园十年浩劫后的第一期气功学习班。而当时的我,可以说贫病交加,久病难愈,前途一片渺茫,不知这漫漫黑暗何时才是尽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