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超级妈妈
    作者:(美)刘墉       课外书读物 )!”

    这是多么传神的一朵母亲之花啊!充分形容了大部分的母亲。

    母亲,不论她天生是否强壮,她婚前是不是娇弱,似乎只要成为母亲,就自然变成了超级妈妈。她必须“超级”,否则就不配做妈妈!

    她们要是家里最早起的人,做早餐,准备便当,叫孩子(可能包括先生)起床;她们也总是最晚睡的,做最后的清理,处理信件杂务,哄孩子(可能包括先生)就寝……

    作为超级妈妈必须带孩子去看病,自己却不能生病,尤其不准在孩子和先生病的时候生病;即使生病,也不能倒下。她要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那只站在前面的大母鸡,伸开双臂,瞪大眼睛,去阻挡老鹰的攻击,并接受后面一大串小鸡的拉拉扯扯!

    这世上多少母亲,就像那个张毅导的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那一生多半是施,而不是受。最起码施得多,受得少。

    虽说施比受更有福,但凭什么施的人要不断地施?只为了爱,而不要求回馈?甚至施舍到自己透支,成为那朵蓝色的花?

    是的,孩子们会感激,如同我的孩子在母亲节送上那朵蓝花,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多么透支地付出。问题是口头的感激和心头的感激,若不能化为行动,又具有多少意义?

    我常说:“一个人在岸上大喊‘救人哪!有人掉在水里了’,远不如他真正跳下水去救,或扔下一根绳子,伸出一只臂膀!”

    可是有几个做子女的伸出了这只臂膀?

    令人惊讶的答案应该是:

    不是他们不伸,而是大人没教他们伸。那阻止的人竟然常是母亲!

    许多母亲对孩子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只要你好好念书,家里事不用你管,老娘一个人应付得来!”

    于是孩子不觉得母亲需要他,他既然不必对家庭付出,也自然减弱了家庭意识。

    母亲叫起床、做早点、准备便当、开车送我、带我看病、帮我削铅笔、洗衣服……都是当然!

    什么叫做“当然”?“当然”就是例行公事,理当如此做,自然也就无所谓感念不感念。而当有一天母亲不再这样,我就要不高兴!

    那些作为超级妈妈的,确实可以疲乏、心灵充实。但她们忽略了两件重要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