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爱
作者:(美)刘墉 课外书读物
念大学的时候,有一位教授曾经神秘又带着几分得意地说:“你们要知道,今天看到的漂亮师母,是我的第二任太太。至于第一个嘛,是家里在乡下为我娶的,不识字的婆娘,没什么情感,所以一出来念书,就甩了!”
“那位师母现在怎样了呢?”我不知趣地问。
教授一怔,偏过脸去:“在老家带孩子吧!”
这一幕,至今仍清晰地常在我眼前浮现。倒不是为了教授十分不悦的反应,而是他所说的那段话。
我常想,是不是父母之命的婚姻,就都没有情感?即或生了几个孩子,生活许多年之后,仍像初入洞房时般地陌生?
我也常想,那媒妁之言成婚的夫妻,在一方亡故时,生者伤恸欲绝,难道都是面对旧礼教社会所做的表演,骨子里是根本不爱的?
它让我想起另一位教授讲的故事:
“有一天我到老学生家做客,那男学生一个劲儿地抱怨夫妻感情不佳,说尽了老婆的不是。这时,从里屋跑出一个大男孩。我问:‘这是什么人?’
“‘我的儿子!’学生答。接着继续讲自己从来就不高兴父母安排的婚事。这时里面又跳出一个小女孩。
“‘这是我的女儿!’学生介绍,‘长得很像那讨厌的女人。’说着居然又爬出一个娃娃,看来不过个月大。
“‘这是……’
“‘这是我刚添的小男孩。’学生再介绍,又回头没完地抱怨,‘我跟那女人,已经几年不说话了!您知道吗?她才初级识字班毕业呀!’”
于是,这又使我深思:是不是知识差的人,没有资格谈感情?一个文盲的爱情,绝对无法与学者的爱情相比?村妇的爱,更在层次上远不及仕女的情?
爱,到底有没有等级之分?是不是如同架子上的商品,因品质、产地、形式的不同,而有高级、低级的差异?
如果是,那么甩掉一个无知的村妇,让她去哭得死去活来,守一辈子的活寡,为公婆服一生的劳役,再默默地凋萎、缩小、消逝,就是对的!
大家不都歌颂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学问财富门第相当的婚姻吗?当小说中描述一个黝面的村妇自愿成全杰出的丈夫,跟世家千金、貌美如花的小姐,到大城市里结为一对玉人的时候,读者不都暗自为他们高兴吗?
看!当乐声悠扬,那一对新人滑入舞池,翩翩旋转,如两朵灿烂的莲花,而四座高贵的宾客举杯,为他们祝福,该是多么完美而令人兴奋的结局!
这更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看过的《 残酷大世纪 》影片中拍摄的真实片段,高级、进化的白种人,在非洲草丛,如同猎捕小动物般地,抓住矮小的黑人,一刀切下他的……再塞入那小黑人的嘴里……
那小黑人是一种半人类,或者根本不是人类嘛!他们没有文字,甚至没有完整的语言,只是一种动物!所以猎杀他们,是不必有罪恶感的!
他也使我想起在《教会》这部影片中,当文明人听见那“小动物”(野蛮人)居然能唱出优美的歌声时,所露出的惊讶表情。
没有受教育、不文明、不开化的人,是否不能称之为人,如同他们的爱,可以不被承认呢?
我有一个朋友,同时交了三位极亲密的女友,当人们批评的时候,他说:
“你们知道爱是什么吗?爱就是自己,也就是自己的生命!这世上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呢?
“那么,就用我的生命来解释我的爱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