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老板赚钱六大不良心态(3)
其二,在海外注册一个商标,其实就是一个空壳,一切与国外无关,硬要说自己是外国血统;
其三,明明是国货,偏要说用的是外国技术与原料。
一时间,假洋鬼子流行,同时真洋鬼子也高兴了:如果假洋鬼子成功,相当于在为真洋鬼子做宣传,市场迟早是洋鬼子的天下;如果假洋鬼子失败,就为真洋鬼子做证明,中国人玩不转市场。反正无论如何假洋鬼子都成不了赢家。
名牌产品处处在
品牌由消费者说了算,但消费者分散,没有组织,消费者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必须通过某些机构来操作。因为市场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某些机构与小老板看到机会后便开始忽悠消费者;加上媒体有失偏颇的炒作风格,导致中国市场上品牌由机构评定,有些品牌甚至就是花钱买的。市场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名牌。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名牌最多也就是一个有名字的标牌。中国的品牌五花八门、光怪陆离,一个在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任何踪影的产品,居然可以说自己是消费者喜爱品牌;一个连技术员也没有的工厂,竟可以搞出国家重点推广产品……名牌绝不是这样吹出来的,名牌必须实实在在地建立在消费者的感知之上。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受骗,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小老板的产品,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到时小老板的命运可就不太妙了。
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中国做营销人,必须要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因为身边似乎有太多企业一不留神就创造出速度传奇和业绩神话,不仅在国内表现卓越,在国外更令人惊艳,动不动就能赶欧美超日韩。当然这多数是吹出来的。
有些企业只做了两个区域市场,就把自己粉饰成全国领先,有一小瓶产品被亲朋好友旅游时带到国外,就大声宣布已进军全球市场。
为什么那些企业那么高调呢?原因很简单,国内市场不成熟,品质要求低,而欧美市场成熟,品质要求高,他们在借欧美为自己的品牌背书。但是他们忽略了消费者的思维方式,消费者认定一个产品是否畅销的一条标准是这个产品伸手可见,否则任凭商家怎么鼓吹消费者也不会上当,一旦被消费者贴上“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标签,那就永远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