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巴菲特投资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坚信自己,从不灰心(1)
    坚信自己,从不灰心(1)

    10

    高中时的巴菲特和别人一样:他既不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孩子,也不是最不受欢迎的孩子。在入选奥马哈商界名人纪念馆的发言中,巴菲特说他想感谢自己的发型师、形象顾问和私人礼仪顾问,但仍不忘幽默一把:当他们审视自己的作品时,他们要求我不要说出他们的名字。奥马哈记者俱乐部向巴菲特展示了一幅詹姆斯·霍兰创作的讽刺漫画,巴菲特看到后开怀大笑:几乎任何人都要比镜子中的自己好看得多。

    人们经常对自己及自己所做的事过于乐观,这往往会给自己或者别人带来不少麻烦。尤其对投资这样不太确定的事更是如此,巴菲特对此非常清楚。巴菲特认为,ceo自己心中有一个目标不是件坏事,甚至我们认为ceo公开发表个人心中的愿景是很好的一件事,如果这些期望能够附带合理的条件的话。但如果一家大公司公开地宣称每股盈余长期可以维持15%的年成长率,那肯定会招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过高的预估不但造成没有根据的乐观,麻烦的是此举还会导致ceo行为的腐化,很多ceo不专注于本业而热衷于运用一些非经济的手段来达到他们先前所做的盈余预估。

    因为过高标准只有在极少数的企业才有可能做得到。“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根据历史记录,20世纪70~80年代在200家盈余最高的公司当中, 算算到底有几家在此之后能够继续维持15%的年盈余成长率。你会发现,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公司少之又少。我可以跟你打赌,在2000年获利最高的200家公司当中,能够在接下来的20年年均成长率达到15%的,绝对不超过10家。”巴菲特很清醒这一点。很多职业经理人在这种高标准面前,走投无路不得不采用各种会计方法、无所不用其极地做假账,著名的安然公司就是一步步走上这条邪路的。

    对职业的经理人和投资家是如此,对于很多刚入市的中国新股民,对投资有理性的认识,对自己有适当的估计更是非常有必要的。遗憾的是事实却远非如此。一位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说,新股民中,盲目乐观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似乎无所畏惧,几乎不考虑风险。 据了解,很多新股民将手里的钱往股市里砸,全然不顾手中的钱是用来买车买房的,还是留给孩子的教育资金。很多人买股票全靠听“消息”,别人说什么好,就买什么股票,根本不考虑上市公司的背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新鲜事见诸报端,比如有人初进证券交易大厅就问“基金的利息是多少”,更有人拿自家的房子作抵押,从银行、典当行贷款入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