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金融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通常的做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国际经济交易,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的不同划分为自主易和调节易。按交易主体和交易动机来识别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框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性困难。实践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观察,通常是在自主易和调节易对比的基本框架下,具体对国际收支的几个主要差额进行比较分析。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有:周期性失衡;结构性失衡;收入性失衡及货币性失衡。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会耗费大量的国际储备,导致国内通货紧缩和生产下降;会削弱该国货币和国家信用的国际地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资本流出引起的,则会造成本国的资金短缺,利率上升,从而使该国消费和生产下降;如果逆差主要是由进口大于出口引起的,则会导致本国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国民收入下降。

    我国从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的顺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了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但同时长期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弊端也显现了出来。

    持续保持巨额国际收支顺差,危害在以下三点:

    一、本币持续坚挺,出口受到影响。

    长期的巨额顺差会使外汇供过于求,迫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币过于坚挺,会引发大规模的套汇、套利和外汇投机活动,破坏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二、导致通货膨胀。

    持续顺差使得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同时,会增加外汇的供给和对本币的需求,货币当局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大量外汇进行干预。两种情况都会迫使国内货币投放量扩大,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此外,巨额国际储备的囤积使得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增加,外汇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率。

    三、不利于发展国际经济关系。

    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的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常常表现为出口和进口的失衡,因而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影响国际经济关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21世纪初我国和美国、欧盟国家的贸易争端,都是典型的例子。尽管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有会产生种种不利影响,相对而言,逆差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各国都注重对逆差采取调节措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产生原因,顺差也应引起重视。比如,如果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由于资本流入带来的,而不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则说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差,一旦外资大量流出就会造成逆差,经济实力显现出脆弱性。通常国际收支偏离平衡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越大。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关于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结构论等几种。

    ◆弹性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