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一个人的“宏观”经济(3)
这里,如果忽略掉一些中间环节,我们就可以说:财富突然增加,可以使人们享受到更多的闲暇、消费到更多财富,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提高。财富突然减少,便会使人们闲暇享受和财富消费都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会降低。呵呵,大家看到了,复杂的经济分析,其实与我们的常识理性非常一致。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人,知识越来越多,常识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居然认为自然灾害对于经济是一件好事,可以拉动内需云云;更有人常常拿出“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说的是这样一回事:一个小孩踢足球打坏了邻居家一块玻璃,这对经济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邻居购买一块新的玻璃,增加了玻璃厂的收入,玻璃厂因此雇用更多的劳动,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也便增加,经济中消费需求增加,导致国民产出增加。哇,一块玻璃的破损居然成为经济繁荣的起点!这与常识多么相悖啊。事实上,破窗理论的致命缺陷,是没有考虑机会成本。当这个邻居花钱买一块新玻璃时,其实他在其他物品方面的消费就被压缩了,然后这个被压缩的其他物品的消费需求经过与玻璃需求反向的运动,买玻璃促进消费需求的力量和压缩其他物品削减消费需求的力量相互抵消,结果就是:社会净损失一块玻璃!根据我们这里对鲁滨逊经济的考察(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市场经济中也成立),我们还可进一步知道,这块玻璃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减少,将迫使社会的劳动者们减少闲暇(虽然这点减少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一块玻璃的价值确实不高)、增加劳动,经济的产出确会有所增加,但经济总的财富水平是下降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下降。“破窗”的故事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讲出,他强调考虑机会成本很重要,并且是把破窗理论作为批判的靶子的,可是后来却有人误解了这位最能揭露经济诡辩术的学者。来论证,实在可笑。常识告诉我们,灾害始终都是灾害,永远不可能变为一件好事。
技术进步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技术进步如何冲击宏观经济?我们的鲁滨逊经济模型也可回答这一问题。假设鲁滨逊突然发现了一种新技术,提高了其劳动效率。这意味着与过去相比,同样的劳动时间却可以产出更多。这会产生两个效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