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们在决策中关注机会成本(1)
〖1〗选择与机会成本 有一个男人走到一家金店,要在一枚金戒指上刻上“我爱你一生一世”。金店老板问:“先生,何不在这枚戒指上刻上心爱的人的名字?这样岂不更有纪念意义?”这个男人回答说:“不。要是我们分手了呢,岂不又得重新刻名字?还是一句通用的话比较好。”金店老板惊讶地问道:“先生您是商人?”答曰:“我是一个经济学家”。
哦,这又是一个戏谑经济学家的笑话。编造这个笑话的人其实并没有完全了解经济学家;没有什么经济学家会这样做,而且越是懂得经济学的人越不会这样做。越是懂得经济学的人越不会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更懂得“行胜于言”这个道理。在博弈论中,有一个术语叫“承诺行动”,它指的是为了让别人相信自己,只靠嘴巴说说是不行的,必须要用实际行动限制行动空间。具体到这枚戒指的问题上,刻上一句简单的“我爱你一生一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没有限制受赠方的任何行动空间;但是,如果在“我爱你一生一世”之前,刻上了对方的名字,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赠方的行动空间(其很难把这枚戒指再用于赠送其他人),所以加上戒指受赠方的名字,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承诺行动。如果笑话中那人真的是经济学家,他应该不会不懂得“承诺行动”。这里给大家讲这个笑话,是因为这个笑话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经济学家的又一重要思维模式:他们看重得到了什么,却更看重为了得到而放弃了什么。
选择,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就是放弃。只有在备选项唯一的情形下,才不会有任何放弃,因为这个人已经别无选择,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但这样的“不得不”式的选择,又如何能称为“选择”呢,它被称做“被强迫”倒更合适。个人的行为一旦是出于“被强迫”而采取的,那是不会让人感到幸福的。是的,人生的幸福来自人们还能有所选择!但在众多的可选择路径中,选择其中之一,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走上其他路径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选择确实就意味着放弃。
为了选择而放弃的一切东西,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这是一个很恰当的术语,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某个东西的同时我们就放弃了选择其他东西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是有代价的。要说清这个道理的最好方法还是举例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