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长寿化产品智造方法(9)
可口可乐在20世纪60年代面对美国市场销量增长缓慢的时候,发明了“胃纳量”这个词来看待可口可乐的市场潜力。显然,再大的销售量,当分母变成全体美国人及全球总人口、再变成每个人一年消费饮料的总规模时,其所占的比例都是极低的,增长的空间无限。
正是基于对产品需求规模的这种认识,可口可乐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投资及市场营销:瓶装厂模式、全球化模式、产品渗透模式(著名的3a到3p:3a——买得到(available)、乐得买(acceptable)、买得起(affordable);3p——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
可口可乐凭什么对这种不健康的配方饮料如此自信呢?
是可口可乐抓住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纽带:解渴的需求。任何人都可以不选择可口可乐,但一定需要解渴,而可口可乐如果是最好的解渴产品,你怎么还能不选择它呢?
中国人对可乐的态度正是一边抵制一边又无奈地选择。即使如此,也没有挡住可口可乐的增长步伐。有可口可乐这种刺激动机的营销技术,营销任何消费者观念上没有抵制倾向的产品,那还不是锋利百倍?
满足解渴需求,这就是可口可乐的产品之魂。
可口可乐在产品多元化上不仅谨慎,甚至保守。为了维护碳酸饮料这种配方饮料,可口可乐在软饮料上的步伐一直踌躇,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用子品牌策略进入软饮料市场,如美汁源。可口可乐的全球增长主要来自对碳酸饮料的需求管理,这种持之以恒的战略性需求规模管理,是可口可乐成长的坚定保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