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完整理解德鲁克的上述思想,再反过来考察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就可以发现真正领会并实践这一思想的企业仍然很少。
太多的企业在不断增长的采购成本与管理成本压力下,或提高销售价格,丧失市场竞争力;或缩减研发预算、压缩营销预算,丧失企业服务渠道与顾客增长的质量与速度;或将商业模式、资本运营、执行力、领导力等管理手段当做企业的制胜法宝,却都不在根本的决胜要素产品上投入最大资源与心力,最后在竞争中或丧失市场地位或卖掉企业。
企业必须保证资源投入方向的正确性与实际效益,要大胆砍掉没有销量的产品线,简化管理组织与流程,坚持企业资源优先向研发、终端、渠道、消费者等等倾斜。
产品,正是研发与营销的核心对象。
苹果是靠产品研发取得今天辉煌成就的公司,可口可乐则是靠营销取得成功的公司。
苹果的成功之道,是研发决定营销。每年的产品发布会变成全世界消费者与竞争者都在期待的重大事件,发布会之后,产品的营销也就完成。这种首战即决战的模式,如今已经变成数码界的主流营销方法。
但首战即决战,不仅是成功之路,也可能是失败之路,而且是让失败的结果提前到来。如2010年两家在新品平板电脑的发布会上,表演“砸苹果秀”都失败的中国企业联想、汉王,都是产品性价比不够高的新产品。
小米手机在2011年8月举行了产品发布会,会后的网上预订超过30万部,这得益于小米手机较高的性价比(双核cpu、4寸屏、1999元的价格 )。
研发决定营销模式成功的前提是研发必须做出超越市场预期的高性价比产品,否则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意味着研发(创新性产品)驱动的企业,必须将资源优先地、集中地投入到产品研发这个环节,而不是投入营销渠道及宣传(相比较而言,不是没有投入)。
图5-2muiu/4寸屏
图5-3三星galaxy s2/43寸屏
图5-4iphone4/35寸屏
可口可乐是营销驱动的典型:可口可乐公司实际上是刻意放慢产品研发的速度与节奏,其核心目的首先是保证可口可乐成为长寿产品,为此,可口可乐调动了几乎所有的营销手段,包括:分销、渠道、传播、公关等,构建起3a到3p的庞大细致的产品格局,让饮料消费者无法躲避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产品及广告的刺激。
不是说可口可乐不做研发,而是与苹果这样的研发驱动的企业相比,可口可乐的优先性是营销驱动,这类公司将企业资源优先、集中投向了渠道、品牌、分销(灌装厂)等下游价值链。
娃哈哈、红罐王老吉、蒙牛、华润雪花等国产饮品,同样是抓住了营销驱动的精髓,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优秀业绩。
研发与营销,核心对象是产品。既有高性价比的好产品,又能将营销做好,这样的产品及企业必然持续增长。
产品营销箴言
产品管理的内涵不是指对制造、采购、研发的管理,而是指对从产业价值链到产品价值链的“全价值链”的产品管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