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陷阱才会赚得更多
此时我想投资者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券商之间在个股上市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调研报告、分析结果,原因就是因为其盈利的方式不同,其所在的利益方向上的不同,导致了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实际上,谁都没说错,如果你有额外的“补贴”,那么你买的越多,特别是你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买,你获得的补贴会更多,那么你自然会说越贵越好;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补贴,而是实实在在地去买,那么你当然会说这个东西贵,毕竟买的人总希望东西越便宜越好。
回顾整个过程来看,作为国家、股市管理层,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大型国有企业完成上市改造,当然是好事,而且越多的公司上市越能够降低国家的负担,同时这些公司得到了大量资金也能够更好地发展。对股市管理层、券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大盘股上市增加市场交易量,促进市场规模的发展,佣金收入就会源源不断而来。上市公司当然更加开心,不仅股东一夜之间财富骤增,而且其开启了便宜、快速的融资渠道。为什么金融股总是市场的融资巨头,原因就是为了补充资本金,以银行为例,放贷多自然获利就多,但放贷多了手头可供继续放贷资金就少,需要补充,怎么办?当然从股市融资是最好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2009年天量信贷之后,在2010年诸多上市银行频繁从股市中融资的原因所在。对券商、投行等资金来说,ipo的过程中,其不仅可以通过承销发行来获得稳定的收益,同时通过与上市公司合作,可以将自身的触角分布得更广,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
事情都有两面性的,表面越光纤,背后可能越黑暗,原因就是这么多的利益输出后,最后总要有一个埋单者,而这个群体大多是由无知的股民来承担的。远有中石油(如图1-3,中石油上市开盘一度冲高到了48元,随后大幅振荡,当天最后还是收在了40元之上,如此之高的开盘价,也为其开启了慢慢的熊途,一路跌到了不足10元),近有海普瑞(以创纪录的148元高价发行,令人匪夷所思的价格,也使得其上市后便一路调整,不仅二级市场股民很难赚钱,就连进行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如果不是跑得快也会被套其中),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令股民们记忆深刻的股票皆是如此,这些个股走势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当股民能够从上面介绍的整个利益链条,尤其是券商、机构、投行在其中的盈利模式,以及其他利益群体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待股市时,那么很容易自动过虑掉很多的干扰信息,看清市场的本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