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管理的优势
最近我一直觉得数字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即使在公司管理上,大大小小的各类事务基本上都可用数字来解决。
公司刚成立时对工资标准的制订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每月该给员工发多少钱合适,只是参考其他公司特别是同行业的公司,看人家发多少我们也照葫芦画瓢发多少。随后许多年一直懵懵懂懂延续下来,市场上大家都涨工资了,我们也跟着涨,市场上大家工资都保持稳定,我们也基本上一直保持稳定,至于为什么这样就不知道了。后来才想明白其实这一切都可用数学方法做好预算:首先统计出公司每年的流水和利润,然后根据所在城市和行业的平均水平计算出为完成这么多流水和利润应按百分比支付多少的工资总额,其中一线员工应占多大比例,后勤和管理岗位应占多大比例,公司工资现状是否符合上述比例,是否人员大量冗余、工作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还是根据目前公司员工的工作效率可以适当向上调整公司人员的平均工资……用数字统计出这些后同时还可以判断以目前的管理水平和工资水平能否继续支撑公司生存下去、目前从事的行业对公司来说是否还有前途。当然,不同行业人力资源总成本占公司总费用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具体数字上网一搜很容易查到。
公司制定各种提成政策及发放年终奖等各类奖金时同样需要运用好统计数据来给我们做决策时提供支持。我们必须事先想明白销售每件商品的利润中应有多大比例用于作为销售人力成本支付给一线员工,平均每名销售人员每月能完成多少件商品的销售,产生的利润总额是多少,这样我们即可算出每名销售人员的月总收入多少为合理,总收入除去他的基本工资及各种保险和补贴,剩下的就是该业务员的奖金提成。同样的,按照设定的比例根据当年公司整体赢利情况马上可以算出当年公司应发年终奖总数,然后每个部门按照相应的百分比分得该部门总奖金数,至于怎么分配到个人就是部门经理的事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判断公司大部分员工的表现同样可以让统计数据说话:只需比较该名员工历史同期的各项统计数据和他最近一阶段的各项统计数据,即可看出这名员工现在比以前是进步了退步了还是原地踏步,明明白白,无可争辩,此时你再告诉他工资为什么涨为什么降或为什么保持不变他一定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