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是“打扫”出来的吗?
从现在开始,大家要记住:干净的“环境卫生”绝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维护”出来的。
干净的环境与卫生状况,绝对是现今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企业极为重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企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对“环境卫生”抱有错误的观点。致使这些企业虽然也进行了大力的培训与教育,并制定了“一麻袋”的相关制度,但是整体环境卫生状况还是得不到明显的转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答案就在一个简单的问题里。这个问题就是:“卫生”是“打扫”出来的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也许有些怪异,但是先别急,等我详细解释一下你就会明白。
对于卫生,我们中国人通常是只有“打扫”的概念,而缺乏“维护”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意识—“维护”有什么必要?脏了“打扫”一下不就完了吗?或者,“就是因为会脏所以才需要打扫的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面—嗑瓜子,瓜子皮掉了一地也不愿管;扔纸团,纸团掉在了垃圾桶的外边也无所谓……—没事儿,反正到时候我“打扫”一下不就行了嘛!
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要问问你—对你来说,你要的到底是什么?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时刻都处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这件事儿重要呢?还是“打扫”卫生这种“行为”本身更重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