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赞同彼得?德鲁克说的观点: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组织不能依赖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大师就是大师,这话非常简单易懂而且精辟。如果我说自己和大师不谋而合似乎是在拔高自己,但我的确非常赞同大师的观点,我愿意为这个观点进行一个中国式的阐述。
有些人读了德鲁克的这段话认为这是否认天才的作用,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的误区,德鲁克是在告诫大家不要奢望找到太多天才。人才永远是极度稀缺的,大家渴望成为英雄的关键原因是英雄在现实社会中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南宋有二十个岳飞,我想赵构就是脑子进水也不愿意当儿皇帝,但问题是没有。如果大明朝多几个袁崇焕,似乎死掉一个也无所谓,但问题是也没有。世界上只有一个乔布斯,因此也就只有一个苹果。
天才在组织内的意义是“1”,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组织要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但是这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组织内必须要有天才的存在,否则这些平凡的人将只能做平庸的事情。但是,一个组织不能过分依赖天才,因为天才永远稀缺,不可能找到大量天才,而且天才的选择实在太多,巴菲特曾经说过比尔盖兹就是做汉堡包也可以成为全球第一。
所以,成功的组织往往是让聪明的人带着有潜力的人和平凡的人干活,通过聪明人设计的系统,让平凡的人也能发挥出来,而把有潜力的人逐步变成栋梁。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到哪个部队,哪个部队很快就可以成为王牌军,而李云龙又可以带出一些小李云龙。所以一定要给李云龙这种人适当的空间,注意保护这种人才,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作为领导者,眼光应该主要放在稀缺人才上,为稀缺人才提供服务和便利。曹操也好,孟尝君也好,养那么多谋士和食客,这些食客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具有可用之才。同时,这还是一个供需关系的问题,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领导者不能做滥好人,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萧何月下追韩信,他怎么不追别人?刘备三顾茅庐,这种事情他做了几次?这说明,只有对那些能改变格局的人才,领导者才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付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