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有数不清的机会,但有更多的陷阱(3)(2/2)
但是很多企业还在千方百计节省这些表面成本。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节省往往会出问题,而且对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成本帮助并不大。企业更应该关注的是成本结构,例如,是不是需要8个总监,7个可以吗?是不是需要在这个职位上设立一个经理,主管可以吗?是不是需要在这个职位请外籍人士,本土化可以吗……节约成本往往应该从这些资源结构上去调整。
企业要追求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不是越低越好,但也不能高到没有边儿。低成本往往容易产生低质量,而低质量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力。企业可能会碰巧请到一个雷锋,但请到一个雷锋组成的团队则无疑是白日做梦。而不恰当的高薪、高福利的坏处我就不多说了,看一下通用汽车的故事就行了。上面案例中的me公司总希望用一分钱干出两分钱的事情,不招聘到董卓才叫奇怪了。如果企业压低一个员工10%的薪资可以说是磨练员工,压低20%基本可以称之为诈骗了。
不恰当地“节省”将大大提高用人风险
很多企业非常爱“压价”,这看上去似乎很高明,实际上则隐藏了大量隐患。以me公司为例,如果不是过度“压价”,他们根本都不需要请董卓这种人。员工在对薪金非常不满的情况下不但工作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在潜意识里时刻都看着其他的机会。凡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不和,万事皆去。纵有天时地利又有何用!
在本土化问题上保持微妙平衡
这个案例还涉及一个无法规避的深层次问题——内地籍员工和港台新马籍员工薪酬体系的矛盾。通常,后者在同一个职位上的成本(正常薪资外加各种津贴)比内地同行要高一倍。在本土化问题上,作为公司方只能限制矛盾,取得一些微妙的平衡。me公司的问题是打破了这种平衡,这个公司香港人抱团,放大本土同行的缺点,让公司认为本土人士在某些职位上不能胜任,堵塞晋升途径,根本不让内地经理人有机会进入核心层,即使大陆经理人来了也很难干下去。这样,本土化计划将长期成为空中楼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