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富士银行勾结山口组黑道人物伊东成立信用合作社,非法吸储二千五百亿后,此后伊东捐款潜逃,同时还查实富士银行对伊东放款高达七千亿日元,两者总共给富士银行造成了1兆以上的坏账。
兆,这个数量单位在全书中只有日本银行业问题涉及到,既是日元汇率再低,坏账坏到兆这个级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1月2日,花期银行爆料,日本大藏省命令大型银行救援倒闭银行的损失不低于60兆日元,到底日本银行体系中尚有多少坏账,无人能够估算。当日,日经指数暴跌700点……
以下省略n家机金融构破产记录,n→∞。
1992年1月,所有经济指标一致显示日本经济进入萧条,3月31日,日本经企厅宣布5兆日元振兴经济方案,8月经指数跌破1万5千点,振兴方案失效。
8月18日,日本大藏省宣布,成立金融重建基金,动用邮政储蓄金、劳工退休金和保险金进场护盘,规定所有银行和金融业可以投资股市,上市公司市场操作只能是单一买方,不准出售股票。
太猛了,相当于让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社保基金入场护盘,而且所有机构不准出售手中股票!日经指数应声而起,很快恢复到2万点。即使如此强力的利好,日经指数1992~1995年多数时间仅在15000~17000间徘徊,1995年一堆丑闻再度曝光后再次下探,然后震荡,2003年跌到了7607点,仅有高点位的19.6%。
股市可以护盘,地产业不行。
地产交易的频率、变现能力和资本市场不能同日而语,整个过程中日本地产业甚至连像样的反弹都没有。1994年东京、大阪等城市低价跌幅都在50%以上,但仍是有价无市。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财富神话再也不能继续,同时倒霉的还有实体经济。1993年,日本企业设备投资额连续三年低于去年值,企业收益比1990年已经下降30%,全国零售业营业额连续21个月下跌;失业率居高不下,至2001年12月创历史记录,达到5.5%,在5%的高位上连续徘徊了14个月。
这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对个人而言,金融资产膨胀未必是坏事,起码钱多了,很好。对企业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无论是营销渠道还是产品开发,所有目的只有一个——盈利,既然金融市场能创造这么高的收益率,开发新产品、拓展营销渠道还有个鸟用。整个80年代,日本企业都在流行一种概念叫做“财务技术革新”,说难听点就是上市套钱。据说1985~1989年间,日本制造业在金融市场的获利是1.91万亿日元,而本业利润却仅有1.21万亿日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