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2)
丘吉尔,终于找到组织了!
更不幸的是,太监真的练成了绝世武功“葵花宝典”——原子弹。
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破成功当天,杜鲁门就开始公开向苏联叫板“东欧国家不应做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
在称霸世界这个问题上,罗斯福与杜鲁门目标一致、手段不同。
罗斯福犹如一位太极内家高手,招式缓慢却以阴柔的内功不断困住对手;手握“神功”的“太监”却是一位外家莽汉,招式看似刚猛,其实纯粹是一通暴风骤雨的王八拳。
苏联vs美国,本来就不是武力对抗,美国的自由主义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根本格格不入,都按计划来,个人如何自由、市场如何存在?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苏联这种模式简直如同犯罪,这种痛恨就如同正常人对小偷和强盗的感觉。
按照罗斯福的思路,将苏联逐步纳入经济轨道,也许苏联迫于利益会尊重美国世界权威;按照杜鲁门的思路,事情已经绝无可能。
一旦杜鲁门试图通过对抗让苏联俯首称臣,就必然激化美苏意识形态之争,当这种矛盾在大众中成为共识,外交手段就已经丝毫没有余地了。
在对方眼中,美苏都是魔鬼,又如何能和魔鬼谈判?
不谈判,那就开打如何?
杜鲁门最初的想法确实是霸王硬上弓:在苏联研发出原子武器之前来一场“预防性战争”,彻底解决苏联。
对丘吉尔和西欧来说,忽悠杜鲁门遏制苏联是可以的,真打起来是不行的。
不是不想打,实在是不能打。
所谓核威胁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对手有核武器;第二,对手真敢扔。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