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无法不显其大(2)
中国也需成为大国中的强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作为大国的国民当然应该感到光荣,但是,做大国国民除了荣耀之外还有责任或者说负担。也许许多人会发出疑问,但事实却不得不如此。试想一下,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无论是在人口还是在面积上都称得上大国的国家,如果做不成大国中的强国,那么,在他国看来,你的存在早晚是一个威胁,别国怎么可能容你生存下去呢?仅就日本来说,如果不是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与变化,当时的“援助中国”,也不可能出现今天的“中国特需”这种说法。
其实,从1979年至今,中国共获得日本约2248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贷款以及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无偿援助,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复杂的民族情感,使这个规模巨大的援助行动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
19世纪70年代末,正值中国改革之初,缺少大量资金,而那时的世界对中国还缺乏明确感,日本成了第一个支持中国的国家。当时的中国刚刚打开国门,由于外汇储备有限,又急需外汇资金引进配套技术和采购大型设备,而日本提供的利息低、周期长的日元贷款恰好解了燃眉之急。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如出于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善意感谢,如出于中日贸易的客观需求等,日本对华的开发援助,为中国早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9年之后,日本政府是第一个恢复对华援助的国家。
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跳动相一致,在中日关系风风雨雨的30年间,日本对华援助从沿海到内地,几乎涉及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从中国早期的能源、运输等基础建设,到农业项目,再到环保、人才培养,迄今在国内已有200多个项目。曾经因历史问题水火不容的两国,因为援助,在扶贫、传染病防治、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搭起了交流的平台。2007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到2630亿美元,中国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