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思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三、世界性的大国不是天生的(2)(2/2)

    这些的的确确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忘记的屈辱历史。中国,几乎从没主动地去惹谁,却无辜遭受此惨祸,令人心痛不已。

    调整历史观,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面对这么一部沉痛的近代史,中国光“悲情”有用吗?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又该怪谁呢?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正所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那段历史中,一个是生机勃勃,一个是腐朽没落,这之间的不平等也是理所当然的。众多事实已经证明,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这都是一个非常残酷但又无法更改的规律。

    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旧中国存在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被英国的暴行破坏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解体一样。”

    邓小平也说:“要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就必须打破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西方产业革命后,中国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采取愚昧的闭关自守政策,不思进取,因而既跟不上时代步伐,也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

    牢记历史,调整历史观

    站在今天的高度,反观那些大国的强势崛起,反思近代中国的弱势发展,我们似乎应当这样总结:造成近代中国历史悲剧的因素固然有西方列强的蛮横无理,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中国自己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抢先走上近代化之路。反观那些被中国称为列强的大国,其实,它们也并非生来就是世界性的大国,最初的时候,有的甚至只是偏居一隅的弹丸之地,而之所以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就在于它们抓住了历史机遇,该走出去就走出去,该革新的时候就革新。正是在走出去和革新这一过程中,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经济上的和政治上的现代化,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大国。而这个历史进程,是不能因为其中一些国家后来衰落了,甚至像德国、日本一度走上歧途而被完全否定。事实上,正是由于过去扎实的底蕴,直到今天,那些列强中大的仍是世界性强国,小的也依然位于最发达国家之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