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1982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当时年仅20岁的歌手彭丽媛演唱了一曲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首歌的词作者晓光,1981年去安徽小岗村深入生活,在那儿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大地带来的新活力,于是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这首充满和活力的歌词。这首歌深深感染着即将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的陈育新,他当时就冒出了毕业后要回乡当农民搞养殖业的念头。
人如其名——陈育新确实是一个不甘于现状、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人。即使在当农民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也在不断折腾着,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企图改变着平庸的命运:
他在冬天种青椒,成为市面上的抢手货;
他在墙上种红苕,比地里种的块头大得多;
他用自己的体温给蔬菜种子催芽,上市的时间总比别人早一些;
他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发展副业,设计制作了不少竹书架出售;
他几乎天天挑灯夜战,学习种田养殖的科学技术……
即使在四川农学院读书期间,陈育新也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国农村的变化。当时,报纸上对长途贩运等行为斥之为“投机倒把”,1983年牟其中便是因为在重庆做了一万个仿制的“555”牌座钟倒卖到上海去,被四川省万县以“投机倒把罪”收押。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