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
    第一章 夜汐:动乱年代的艰难成长(2)

    就在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的那一年,这个叫刘大镛的进步学生在大后方重庆参加了中国。刘大镛不仅勤奋好学、才情飞扬,而且抱负远大、勇于开拓,是学校小有名气的学潮领军人物,也是当时重庆年轻的员。

    建国前后,刘大镛的四儿一女相继出生。刘大镛分别为他们取名:“永言、永行、永美、永好、永化”,寓意为“言必行,行必美,美必好,好必发生质的变化”。

    与在政治运动中坎坷起伏的父辈相比,刘氏兄妹有幸在青壮年时期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自从1978年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后,他们的命运也如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私营企业家,刘氏兄弟肩负起一个时代的使命与重任:

    40多年前,中国私营经济在迁入大西南后却陷入了一蹶不振之中;

    40多年后,刘氏兄弟又在同一个地方,重新续燃中国私营经济一脉微弱的香火。

    巧合的是,刘家最小的儿子刘永好,日后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商业银行的最大股东,而这家银行,和著名的爱国企业家卢作孚所创办的民生公司同名,叫民生银行。

    这也许是中国私营经济在冥冥之中的一种薪火相传吧!

    “最坏时代”的革命者

    战乱年代的结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