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暴跳如雷
    随着列坚斯和梅尔库洛夫被强杀,整个苏军第6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都爆发了对政工人员的屠杀。之后,弗里诺夫斯基和巴甫洛夫两人下令,所有人放下武器,向包围圈外的中国*军队投降。

    绝大部分苏军都接受了这个命令,他们在中华帝国无休止的轰炸和炮击之中,已经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慌和绝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投降,保住自己的一条命,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至于其他的,特别是自己的家人的安危,也只能够暂时先放到一边了。

    当弗里诺夫斯基和巴甫洛夫两人正式向帝国陆军投降之后,也就标志着这一次的战斗,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有弗里诺夫斯基和巴甫洛夫这个榜样在前面,加上图哈切夫斯基派遣的特使的劝说,其他几个包围圈内的苏军将领,也都选择了投降。

    对于他们来说,保住自己的小命似乎是放在第一位的。至于对于苏俄和斯大林的忠诚,则是可以随意抛弃的。在过去几年,这些将领们都见识了斯大林的手段了,他们甚至一直活在恐慌之中,生怕有一天斯大林会对他们举起屠刀。这一次,战争明显要失败了,别说落入了帝国陆军的包围圈中,就算是侥幸突破了包围,逃回了苏俄之后,也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斯大林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投降并且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高级将领,已经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家人的生命得不到保证了。他们非常的清楚,斯大林处理起这些投降者的家人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当然,这些将领年纪都还不是很大,最多五十多岁而已。以他们在俄罗斯帝国的地位,很快就可以重新娶妻生子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投降的,依旧有人选择了顽抗。特别是拿下被洗脑的人,更是极力的反抗。而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帝国消灭的对象。帝国空军的战机对这些负隅顽抗的苏军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炮兵也在不断的向他们倾泻炮弹。最终才是装甲部队的进攻,将这些家伙全部碾压成为粉碎。

    黄帝纪元4637年11月4日,最后一部分顽抗的苏军被解决掉了,帝国圆满的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此战,苏军下乌拉尔方面军遭到重创,损失超过一百三十万人。剩余的几十万苏军,则全部猖狂逃离了乌拉尔河西岸,一路撤退到了伏尔加河西岸防御,直接放弃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在此战当中,帝国陆军和空军也损失了不少的部队。帝国陆军阵亡和重伤的部队超过三万人,轻伤超过八万人。特别是作为这一战主力的第3集团军,更是损失惨重。以至于战役结束之后,第3集团军立刻撤退到后方进行休整。帝国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补充兵和武器装备,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战斗力。

    空军方面,此战一共损失了八十三架飞机,战斗机、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都有。在夺取制空权的时候,帝国空军倒是没有损失多少军队。但是,在对地支援的时候,在苏军的高射火力的打击之下,倒是让帝国空军损失不小。不过,相比帝国获得的伟大胜利而言,这么一点损失就不算什么了。

    被俘的苏军战俘当中,有不少人愿意加入俄罗斯帝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军人。这使得俄罗斯帝国扩充三个集团军的计划,轻易就达成了。剩余的那些人,除了不愿意投降的被关进战俘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外,其余的人都加入了俄罗斯帝国的辎重部队,为前线的部队提供作战保证。

    此消彼长之下,俄罗斯帝国陆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供,而苏军的战斗力却被削弱的厉害。当然,以苏俄那恐怖的动员能力。他们的军队数量不降反增。只不过,后续新增的这些军队,战斗力非常的有限,更多的时候,只能够作为战场上使用的炮灰而已。

    上百万的苏军投降,成为了中国人的战俘,绝大部分的苏军还加入了俄罗斯帝国,这对于苏俄,对于斯大林来说,无疑是甩了一记很响亮的耳光。苏俄成立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反沙俄的宣传教育,让苏俄人从小开始就培养起对沙俄的仇视。以便于苏俄的统治能够稳固。

    但是现在,那些投降的战俘,却轻易就加入了俄罗斯帝国,这无疑证明苏俄这些年来的努力,根本就是白费的。他们的努力,没有任何的成效。

    实际上,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苏俄残酷的压榨那些农民以及俄罗斯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这就使得他们心中对苏俄,对斯大林一直有着仇恨之心。即便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是反沙俄的教育。但是,回到家之后,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对于沙俄时代的美好生活,自然就会有一丝憧憬了。

    尽管,在沙俄时代,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但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了,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也不会连口粮都留不下,就被政府的粮食收集队给抢走了。

    “叛徒!都是一群叛徒。他们背叛了苏俄,背叛了我!我不会放过他们的,我一定要将他们全部都绞死。”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得到上百万苏军投降,并且很多人都加入了俄罗斯帝国陆军之后,暴跳如雷。这无疑是狠狠的给了他一耳光,让他丢进了脸。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